欢迎光临陈氏恳亲联谊会
当前位置:主页 > 陈氏作品 >

厚重的亲情

发布时间:2017-5-22 人气:

厚重的亲情

——写给藏谱、修谱、续谱的 陈氏先驱


 早在九十年代,我就在为探寻上屯靖店陈家的血脉源流奔走于陈排湾,据代代相传,那是我们靖店陈氏家族六百年前的故里。但我们从哪里来,始祖是谁,为什么从陈排湾搬走?为什麽落户到现在的村子?带着这些疑问,总想到陈排湾探寻到真实的的答案.......

1998年春,在雨后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和族家三哥克俭来到前后陈排湾想了解陈家的历史播迁。说来也巧,在后湾陈东哲那里,还真的找到了一本手写的《陈排湾宗谱》,上面清楚地记载着我们陈氏先祖搬迁历程,并且知道自己是七代祖陈于宁公的后人。从那里知道了自己的先祖来自江苏南京,出自江西德安义门陈。随即到苍台街上复印了族谱。从那时起,才真正了了解了陈排湾的故事,领略了陈排湾义门陈氏的历史沧桑。这得感谢为保存族谱和续修族谱的陈东哲本家。

1999年在本家陈建全等的的推荐下,我又得知还有位本家叫陈学彦,是唐河县陈排湾义门陈氏第19代,并且和我们一支还是同是于宁公的后代。于是我再次来到陈排湾的后湾,见到了陈学彦,在他那里我看到了更为详细的族谱《陈氏宗谱》。在该谱里的注解中我们得知自己的一支是在明末清初搬居郭滩陈楼。值得一提的是陈学彦先生从18岁(1970年)就开始辑录整理族谱,当时他冒着政治风险,走村串户,抄写碑文,一直坚持了三十年,直到他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才停止了编写,正是由于他才使陈家各支的世系得以保全。今天当我们看到的早已泛黄的手稿,就是学彦先生一生的珍藏。看到学彦编写的家谱,一种说不出感动的涌上心头,学彦就是为陈家的修谱而生!我们陈排湾义门陈氏因为有他而自豪,再次为学彦鞠躬、贺彩!

2000年,陈建全先生又送给了我一本书籍《峥嵘岁月稠》,该书叙述了作者陈安印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与妻子相懦以沫的真挚爱情。作者是陈东哲的叔父,他,也是19代。他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亲历了抗日战争中最艰难的阶段进行的“随枣战役”,参加过国共之战。他也是大门之后,出生在大户之家,老宅就在“大门底”。因为家庭条件好,外婆家也是闫庄大户,所以从小就受到良好教育,先后在唐河、南阳、开封(河南大学)上学,其后又参加国民党部队,后投诚参加革命。解放后在南召县一高任教,五笔字数码发明者王永民就是他的学生。《陈排湾族谱》就是陈安印的父亲保存在闫家才流传至今。笔者看罢安印先生的书稿,很受感动,遂把其中的《求学岁月》编入唐河文史资料,该段文字记录了陈安印在唐河学习的日子。

2004年,又是一个值得记忆的年代,在陈排湾各位宗亲的大力倡导下,陈排湾宗亲网站开通,同时陈排湾祠堂落成,来自全国各地的陈氏宗亲到会祝贺,从此陈排湾的寻亲续祖活动走向了高潮 !

陈排湾义门陈氏二十代宗亲陈大伟先生,为续修陈排湾族谱,从2000年以来,他放弃舒适的生活,不畏艰辛,从郑州 只身一人来到唐河,一直为奔走于各分支之间,调查研究,走访探讨,为续修族谱费尽心血。

当时钟拨向2014年,陈排湾宗谱还没有承印,这期间,湖阳陈楼分支、陈岗分支、马镇抚分支、四家陈分支、社旗马岗分支等等都已成就,但终因陈排湾陈氏枝繁叶茂,人口众多,捋清支脉并非易事,所以大谱承印尚待时日。大伟先生也有决心有信心在各位陈氏宗亲的协助下,了却陈排湾义门陈氏的心愿。

今天 ,为核对族谱,我们再次踏上陈排湾的土地,当我们从陈新彦手中接过陈学彦遗留的《陈氏宗谱》手稿,一种沉甸甸的心情在其中,它不仅仅是一本手稿,它凝聚着不知多少藏谱、续谱人的心血,饱含着陈排湾义门宗亲浓浓的亲情。我们这些陈氏后人,不仅仅要继续续修下去,而且还要把这种精神、这种亲情传承下去,使陈氏一门发扬光大,裕后光前!

谨以此文,献给为陈氏家族做出贡献的人们 !

          陈排湾陈氏十九代   国友